陈冬华:对课堂举手提问说“NO”

更多
2016-12-14 09:42:29 来源: 神州加盟网  有1615人参与
  • 经营范围:教育
  • 门店数量:16家
  • 单店投资额:5~10
企业已备案
企业已认证
成交领红包


  一个疑问使我长期不得安宁:怎样才能在检查功课的时候,让所有学生都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以便使教师能够检查到全班的学习情况呢?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对传统的课堂举手提问说不!

  相信老师们都很熟悉这样的情景——

  当被提问到的学生刚开始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所有学生就各干各的事情了;

  对回答进行思考的,顶多不过是少数几个经常被提问的学生。

  不难发现,我们对课堂提问的实际应用很糟糕。请仔细看,在孩子眼里,“举手回答”就像洪水猛兽,一个个唯恐躲闪不及。而每次回答的机会,后都会落在成绩好的孩子头上,以至于优者愈优,差者更差。

  这难免令我们教育工作者自问:举手提问,真的适合如今提倡个性化的课堂?

  谁说课堂活跃的只有尖子?

  在国外参观学习时,我发现不论日本还是西方,学生都敢于表达。主动提问也好,回答教师问题也好,一个讲完,另一个会马上接着回应。期间,教师引导问题走向,并对讨论加以总结。每个人都在围绕问题积极思考,那是真正的对话。

  他们的课堂是“活”的,就算所谓差生也对事物有独立的思考;他们思维敏捷,会耐心听取他人发言,抓住漏洞迅速组织出观点反击。

  式课堂提问在变相消灭思考

  对镜自照,我们的课堂提问方式有以下“三不足”,学生成了不会思考的机器:

  对象缺乏公平。常举手回答的就是寥寥几个尖子。差生不愿学,成绩中游者思维较慢,都不会主动举手。而这群学生也乐得偷懒,面对提问连思考都免了,时间一长,思维更成一池死水。

  提问缺乏思辨。我们课堂中的提问,围绕的是“这道题怎么解”、“这篇课文中心思想是什么”,止步于标准答案,永远没有“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如果选另一决策会产生什么后果”。

  引导缺乏手段。很多孩子敏感又害羞,他们怕讲错,脑袋里在拼命组织语言。但老师却不了解,更不会以恰当手段去引导,马上点了下一位。那请问,他下次如何还能勇敢说出心中的答案?

  走出误区,让课堂提问“活一点”

  我们的老师总担心孩子学的不够多,理解的不够透,总忍不住想多教些,恨不能把知识统统灌进学生脑袋。做法无可厚非,国情在前,决定了我们无法照搬国外。然而,我们可以活学活用,先革除传统提问方式的呆板弊病。在这一点上,我们已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探索:

  一是用“随机”促“公平”。我们在很多学校推广了“随机点名”。老师都知道,课堂提问的初衷不是让学生出丑,而是对知识的检查和对思维的训练。现在,每个人都有被选中的机会,能公平展示自我,思考也会积极得多。据估计,这样的公平氛围里,课堂效率能增长20%以上。

  二是用“比较”促“思辨”。课堂上教师布置练习,学生自己先在练习本思考作答。再由智能终端拍取解答,云端发送到电子白板显示——这种检查法能训练学生简明扼要地表达思想,牢牢抓住要点。并且,不同的思考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更能让每个人对照得出自己想法的优劣。

  三是用“数据”促“引导”。我们以云平台采集课前、课中、课后共计200余条细颗粒度学习行为数据,形成个性化分析报告。一旦迷雾拨去,教师对每人的学习路径了如指掌,做那引路人还是难事吗?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千万不要把对错作为检察知识的单独目的。应当尽量把知识的评定跟其他目的(对知识的思考、扩充、加深)结合起来。”

  老师们,请抛弃呆板的传统课堂提问方式,用公平去培育学生,用数据去引导学生,相信他们可以自己发现知识的宝藏!

  (学乐云教学出品)

  学乐云教学平台加盟:http://www.jiameng.com/xueleyun/
更多
标签:
优贝乐科学馆
  • 501 关注教育
  • 5060 咨询教育

注册会员-关注品牌-线下推荐-深层交流-确定成交 找项目就是这么高效

注  册
猜你喜欢
  
  • 贝乐薇尔托育
  • 欧美思教育
  • 机械公民机器人教育
微信客服
微信扫一扫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