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材

更多
2007-12-15 21:11:00 来源: 神州加盟网  有1507人参与
  • 经营范围:认证教育
  • 门店数量:120家
  • 单店投资额:20~50
企业已备案
企业已认证
成交领红包
    【学者论点】

    目前的高职教材多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脱离行业和职业发展实际、缺乏高职特色等问题,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资料图片

    高职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材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高职教材建设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近两年来,市场上高职教材似乎并不缺乏,但普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许多教材缺乏高职特色、缺乏规划和标准、体系不清、内容陈旧,没有和先进的技术接轨。教材选用和出版也存在随意性和趋利性等问题。

    针对现状,我们应认真分析高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立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建立科学的教材体系,提高/增加高职教育沿着健康轨道快速地发展。

  当前高职教材不适应现实需要

    不符合高职培养目标。目前高职教材有这样几种编写模式:由相应的本科教材经过适当删减而成;或者由原中专相关专业的教材经过内容的一些深化处理而来;还有一线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的校本教材;也有的是由出版社出面,组织几个学校的教师在一起经过几次会议和讨论联合编写出的。这些教材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不符,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材的特征与要求。

    教材内容脱离各地区、各行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许多高职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是已被淘汰的知识,有些理论已经更新,而教材中还在原封不动地讲解。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新材料不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来,教材与紧密联系生产一线的高职专业设置不符,给就业带来弊端。

    教材内容与职业缺乏衔接。大部分高职专业,都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它的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即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高新技术。但目前高职教材的编写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衔接。

    配套的实践教材不足。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分量极重,其教材建设在高职教育中也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现实中,目前许多专业基础课没有适合高职的实训教材,实践教学在各地差异较大,教学规范性不强,内容繁杂,缺乏统一的标准。比如机械制图的测绘部分,虽然各学校都很重视,但大部分教材编写都是与理论部分合为一体,几乎没有单独编写的。即使有些院校自己编写了指导书或教案,虽各有特点,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不够完善,这样势必增加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也不利于学生在测绘过程中独立完成作业和进行测绘技能的训练。

    教材的形式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的形式不应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一本书,应该向立体化方向发展,有些教材目前只停留在一本书上面,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使教学缺乏活力和效率。

  高职教材编写应突出“高职”特色

    高职培养的学生是应用型人才,因而教材的编写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理论贯彻“实用为主、必须和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基本知识采用广而不深、点到为止的教学方法,基本技能贯穿教学的始终。在教材的编写中,文字叙述要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要给出正误对比的示例。对复杂难懂的问题,一定要分解开来,一步一步地讲,循序渐进,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以便学生理解。举例阐明概念,将基础理论融入大量的例题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理论知识消化了。这种“以例释理”的编写风格,职业教育的实践已充分说明是恰当的。

    对于高职教材来说,一定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机械制图的教材编写中,应贯彻“识读为主”的编写思路,注意将投影理论与图示应用相结合,既加强必要的理论基础,又注重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在具体的编写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采用模块式编写思路。由于高职学生参差不齐,来源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差距。采用模块式的编写思路,对以前学过的模块内容,有些学生就可以免修,留出时间学习其他感兴趣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更具主动性,同时也避免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不少职业技术岗位又是高度专门化的,必须给予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指导和训练。

    为了解决“综合性”与“专门化”之间的矛盾,一些课程的教材应采用富有弹性的模块式内容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的综合。每个模块既是教材的组成部分,本身又是相对完整的、独立的,具有一定的可剪裁性和拼接性,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内容模块裁剪、拼接,使前后课程互相衔接,浑然一体,这样不但避免了重复讲述造成的时间浪费,而且也减少了因教师个体在表述上的偏差,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必要的障碍。同时教材内容也要留有余地,有些科目可编写提高模块,即基础类课程要有一定的覆盖面,满足大类专业对理论、技能及其基本素质的要求;提高模块可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学多少编多少的教材并不可取,应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教材应向教参方向发展,培养学生再学习的能力。

    实训教材的编写应紧密结合职业要求。实训教材一定要站在专业的前沿,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与相关专业的市场接轨,同时要突出专业特色,渗透职业素质的培养。实训教材在内容上应注意与专业理论课衔接和照应,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各自的侧重点。学完理论课后,实习实训,训练学生实践技能。

    实训教材要与职业技能证书的相关知识配套,与劳动部门颁发的技能鉴定标准衔接。学校要帮助学生在实训之余,拿到相应专业的技能证书,为就业做准备。比如,在机械制图教材的配套习题中,应该适当增加“高等制图员”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考试内容。在计算机绘图模块中要渗透“CAD”取证的知识,使学生的课程学习与技能证书的获得紧密相连,相互融合,学习更具目的性。

    教材应具有前瞻性。以介绍成熟稳定的、在实践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和标准为主,同时介绍新技术、新设备,并适当介绍科技发展的趋势,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技术进步的需要。要经常与对口的企业保持联系,了解生产一线的优先手资料,随时更新教材中已经过时的内容,增加市场迫切要求的新知识,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适合企业的要求。坚决防止出现脱离实际和知识陈旧的问题。

  运用现代化手段打造立体化教材体系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比如,对机械制图这门课,要配备针对课程的整体教学资源,包括整套教师授课教案、PPT授课讲义、教材中所有知识点的Flash动画、教材中所有插图的电子挂图、配套习题集的全套参考答案,等等。借助这种全新的整体教学资源,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率,扩大课堂的信息量,而且使教师可以节约备课时间,减少授课现场的绘图工作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但目前有一个不好的趋势,虽然大部分教材配有学习的光盘,但许多都流于形式,有些课件简直就像放电影,一幕幕掠过,教师无法强调知识点,课堂上与学生缺乏互动,学生看完后,感觉跟没学一样,教学成果可想而知,可见多媒体技术并没有科学、地利用。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作者:邱坤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钱可强为同济大学教授)

更多
标签:
优贝乐科学馆
  • 570 关注教育
  • 13238 咨询教育

注册会员-关注品牌-线下推荐-深层交流-确定成交 找项目就是这么高效

注  册
猜你喜欢
  
  • 贝乐薇尔托育
  • 欧美思教育
  • 机械公民机器人教育
微信客服
微信扫一扫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